在軟體開發及其他專案管理中,你的做法是什麼? 敏捷方法已成為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一種專案進行方式。它強調透過漸進式交付及迭代式開發,一步步地推出有價值的產品,同時允許需求的動態變更,為專案帶來更高彈性及成功率。2025年3月LITEON+主辦的獨角獸大學邀請擁有多年Scrum經驗,現為外商技術顧問暨新創產品經理陳國凱Kai Chen分享如何落實敏捷思維,讓團隊運作更順暢。
在傳統的瀑布式開發模型中,專案被嚴格分階段進行,每個階段(定義、設計、開發、測試等)需要完成後才會進入下一階段。最大的特點是「不可逆」,即無法回溯修改,因此,直到最後階段完成,才會交付最終產品。這種方式雖適用於需求固定的專案,但往往存在難以應對變化的風險。
相比之下,敏捷式開發則強調:
敏捷思維的落實有很多種方法,講者特別探討以下3種可快速上手的方法:
敏捷方法雖適用於大中型專案(例如持續時間超過半年),在短期的小型專案中(3個月內),確定需求的瀑布式方法或許更能高效完成。但對於長期大型專案,敏捷方法成功率顯著高於瀑布式方法。講者以The Standish Group在2018年的調查指出,敏捷方法的專案成功率可達42%,遠高於瀑布式的26%。
然而,導入敏捷方法非一蹴而就,成功實現敏捷運作通常需要2-3年的轉型期與培訓。團隊需要經過持續學習,更重要的是,上層團隊的支持與推動。
敏捷方法的核心目標在於更快速地交付具價值的產品,並且適應需求變化,透過逐步漸進的產品交付與頻繁的回饋,讓產品符合實際需求,降低專案風險,最終有效提升成功率。
敏捷不一定能縮短專案整體時長,但能確保交付的產品更符合預期、更具價值,是現代專案管理中的關鍵選擇。如果你的專案處於需求不穩定、環境快速變化的情境,不妨考慮導入敏捷方法,讓團隊更有韌性、更具競爭力!